"圖為安塞區委書記曹振宇致辭安塞區委書記曹振宇表示,舉行第一屆陜北說書大會是推動安塞文化事業、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。"
西安交響樂團弦樂團演奏的多首經典樂曲,給聚集在開元大劇院草坪的市民帶來夏夜特有的浪漫詩意,拉開了2023西安市文化惠民公益演出季30場免費演出的大幕。
"近年來,佳縣赤牛坬村充分挖掘“老物件”“老窯洞”“老農民”的文化潛力和價值,將“農具”變“道具”“窯洞”變“客房”“農民”變“演員”,建成了擁有68個展室和15萬余件展品的陜北民俗文化博物館,并精心打造了國內首部農民自編自導自演的原生態實景演出《高高山上一頭?!?,帶動200余名群眾就業,實現年均旅游綜合收入近千萬元、村集體收益70多萬元、村民人均純收入達1.5萬元,先后獲得了“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”"
"“古老戲曲在互聯網上找到了年輕觀眾,”漢中市南鄭區漢調桄桄傳承發展中心主任趙紅說,中心于2021年開通了短視頻平臺官方賬號,鼓勵青年演員在網絡平臺表演、傳播“漢調桄桄”,并為他們提供服裝、場地、設備等支持。"
規劃提出構建黃河國家文化公園“一廊引領、七區聯動、八帶支撐”總體空間布局,分類建設管控保護、主題展示、文旅融合、傳統利用等4類重點功能區;提出全面推進強化文化遺產保護傳承、深化黃河文化研究發掘、提升環境配套服務設施、促進黃河文化旅游融合、加強數字黃河智慧展現五大重點任務實施。
陜西雷珍民書畫藝術研究院供圖如今,在長安畫派精神的感召和引領下,雷珍民書畫院通過不斷的創作實踐,培養和成長了一批優秀藝術家,創作出一批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藝術精品。
"據介紹,《筑·城》一書中的建筑作品,以文明長河和歷史高度的視角來呈現,以大眾化的語言來講述,讓讀者既能感受到中華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、源遠流長,又能體悟到創作者的精妙構思、人文情懷,讓中華優秀建筑文化與智慧,增進人們與建筑和城市的親近感、親和力。"
活動現場,還舉行了社會實踐基地、航空科普基地授牌以及為美育導師頒發聘書儀式,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耀州窯陶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、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孟樹鋒等7位專家聘為西北工業大學美育導師。
古都西安,以豐厚的傳統文化積淀而聞名。近年來,西安提升文化場館建設運營水平,引進高水平演出,豐富市民文化生活;創新文化呈現和傳播方式,增強城市文化活力,彰顯文化底蘊;結合地域文化創作舞臺藝術作品,樹起“西安制造”文化品牌,講好中國故事。
文化惠民活動走進建設一線 新華網西安4月12日電(記者張晨?。┯申兾魇≈袊媴f會主辦的文化惠民系列活動,12日在中鐵一局西康高鐵長安梁場舉辦。
“陜西文藝界”數字化平臺上線 打造“網上文藝家之家” 新華網西安4月11日電(記者蔡馨逸)11日,陜西省文聯五屆十四次全委會會議暨“陜西文藝界”數字化平臺全新上線啟動儀式在西安舉行。
3月1日-3日,陜西西安演藝集團·豫劇團的《清風亭上》《三上轎》《黃金嬋》三部豫劇經典劇目將在易俗大劇院上演。來自陜豫兩地豫劇團的老、中、青三代優秀演員將同臺演出,為古都人民獻上豫劇文化藝術盛宴。